校友职场说 | 孟文婷:与联合国一起为世界服务

来源:华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转载:https://mp.weixin.qq.com/s/TmnJ1ZKNSWY9xyJhMKJsrA

作者简介

孟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获得联合国教科文青年官员JPO资格。长期关注联合国,先后到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联合国大学、南苏丹朱巴大学等地学习调研。2015年和2013年曾在联合国总部和驻华办实习,出版《我与联合国的六年》,受到人社部和教育部邀请在全国高校巡讲她的联合国研究与实践经历,启发更多青年人将自己融入到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中。

      联合国志业:研究者、实习生到世界公民

      谈到联合国,我可以说是最专情的青年学人。人生三十载,我跟联合国已经交往十余年了。他七十有余,却是我心中的“不老情人”,伴着年轻的我一路成长。

      初识联合国,缘起于一次学术调研。2011年,我已经在燕园里度过了三个春秋。满怀一腔理想主义和好奇心,我跟小伙伴们发起了关于“中国的联合国研究”的调研项目,从机构、学者、成果三个方面对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的联合国研究进行阶段性的归纳、梳理和评述。历时一年,我们的研究还获得了北京大学“挑战杯”一等奖,研究成果也陆续发表。

      在那一年里,王逸舟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悉心指导,还引荐我们认识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促成了国内第一次如此大规模地对联合国研究人员的深度访谈。采访中,难忘李铁城爷爷讲述“拨乱反正”联合国往事,难忘李东燕老师对维和问题的深刻洞见,难忘钱文荣老先生指出既有研究存在错误时的严肃,难忘张贵洪老师从上海给予的远程支持……通过采访,让我看到书本之外的联合国故事,极大激发了我对联合国研究的热情,访谈和实地调研也成了我展开研究的“保留方法”。同时,受访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到,如果有机会应该去联合国实地工作和感受一下,我也心向往之。

      走进联合国,当属我在北京和纽约的两次实习经历。一次是2013年初在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中国办公室,一次是2015年在联合国总部秘书处(UN Secretariat)的人力资源厅。说来巧合,我两次实习的工作内容,都是运营办公室的社交媒体账号。如果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开辟了“推特治国”模式,那我的联合国之路就是“微博职业发展”的范本。其实,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尤为重要,社交媒体是信息公开最便利的方式,传播广泛,沟通大众。如此看来,我所做的工作还算是联合国的核心工作。

      工作中,我兼具了实践者(practitioner)和研究者(researcher)双重身份。不仅做好本职工作,还对相关问题有专门研究。两种身份,两个视角,让我更深刻地认识联合国。作为国际职员,微观参与到工作的细枝末节,感受到联合国的组织文化和运作模式;作为研究者,宏观关照到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我尝试开展参与式的研究,做一个研究型的职员,既要脚踏实地,也学着“总揽全局”。

      双重身份的实习经历很独特。在北京的联合国机构实习时,我查找了公开材料并采访办公室官员,写成了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互动”的本科毕业论文。后来,在纽约联合国秘书处收获更大。2015年这一年联合国70岁了,有维和、建和、妇女问题的三个重要报告出台,每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更是空前的盛大。我在工作中,看尽了高大上的“热闹”:参与接待各国首脑(包括习近平主席及其夫人)、教皇访问联合国秘书处,组织实习生与秘书长合影,举办联合国招聘宣讲会,等等。工作之余,我还心系研究的“门道”:参加了有关联合国文件搜索的系列培训,旁听了安理会、联合国机构的大小会议,采访到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维和部部长苏和、前联合国驻中非共和国和乍得秘书长特使尤瑟夫·默罕默德、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瓦儒尔·乔杜里大使等重要人物,最后我作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完成了“妇女与和平”的调研报告,那也是我对非洲和平研究关注的起点。联合国创建初衷就是为防止大战、促进和平,和平研究也是联合国研究的重要支撑。

      近来,我又发现了与联合国交往的第三重身份:世界公民。实习归来,我买了很多联合国纪念品送给家人和朋友。我一边送出印着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日历,一边介绍联合国。家里人听得兴致勃勃,事后或口耳相传,或躬身实践。爸爸去乡下义诊,大姑去参加植树活动,虽然都是身边小事,但是他们都会自豪地说:我们在落实联合国的SDG,我们也要做世界公民。大家都发现联合国没那么遥远,不是只出现在电视上、总部在万里之外的一个组织,他其实就在我们周围,每个人都可以落实联合国的理念。再后来,我的小讲堂又延展。在一些老师的邀请和支持下,我在北大、清华、外交学院等高校举办讲座,透过我的视角介绍联合国和SDG,启发更多的同学成为世界公民,参与全球治理工作。作为世界公民,我们也在成就联合国,让他的理念更广泛地传播,让他的号召更切实地落地。

      纵观十年,从一心地仰慕崇拜想进入联合国,到冷静客观地研究和思考联合国,再到努力去成就联合国的理念和行动,我对联合国的认识愈加成熟。我与联合国交往的身份四位一体,既是一个国际职员也是一个研究者,既是一位中国人也是坚定的世界公民,这些身份和视角建构起我对联合国的独到思考。这些研究和实践经历汇成了近期出版的小书:《我与联合国的六年——一位联合国实习生、非洲和平研究者和世界公民的思考》,这是国内第一本由青年人撰写的有关联合国实习与研究的专著。王逸舟老师在书的序言写道:文婷的进步,是中国新一代联合国研究者崛起的缩影。这本书和我的经历在联合国研究学界和相关单位中引起很大反响,曾受到国家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邀请,作为主讲嘉宾参与“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全国巡讲”,在北京、武汉、南京、长沙等地的高校做报告。

      维和研究:全球视野并立足

      和平是人类最朴素的追求。2016年,我再度回到燕园,褪去了曾经的稚嫩,以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自信从容的表达得到了面试老师的认可,顺利成为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博士阶段,我的研究围绕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中国的参与,曾在《国际政治研究》《联合国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研究述评”一文被权威期刊《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曾代表北大国关系学院参加了由中国人民武警部队学院、国防部、国防科技大学等部门举办的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发言。这是军警系统首次与学界共同开放讨论维和问题,增进了维和研究上军、警、政、学之间的交流。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全球参与,我的学术调研足迹也遍布海内外。曾到日本参加为期五周的“联合国全球建设和平者”项目,我是其中30个成员中唯一的中国代表、也是最年轻的一位。此外,我还到访肯尼亚,与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合作展开对马赛马拉社区女童教育议题的调研。

      2019年初,我荣幸地获得了美国社会科学学会的“和平学者”奖学金,远赴冲突一线南苏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走访了联合国平民保护营、非盟代表处、伊加特办公室、当地非政府组织等机构,跟朱巴大学的同学们交流中国在当地的和平实践情况,深入考察中国在非洲之角地区和平参与的情况。

      不仅仅在国际维和事业中,中国在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大国地位日益凸显。我相信:在这个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时代,中国青年将与中国一起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爱在华师大

      在我的联合国之路上,承载着学校师长亲友的殷切期待和诚挚帮助。我的导师刘军老师一直鼓励我对联合国研究的兴趣,给予指导和大量的支持。他和弗吉尼亚大学艾伦·林奇老师促成我的纽约之行,那是我整个联合国实习故事的起点。感谢华师大对我的培养对人格的完善,启迪我对知识的渴求,让我不断成长。这真是一块圣地。

      今年4月,我受到学院邀请回到母校,跟学弟妹分享“毕业的打开方式”。骑着单车,一路经过静谧的丽娃河,到秋林阁吃到心心念的菜肴,健步爬上理科大楼的四层见到亲切的老师们……我想到了那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也跟分享会的同学们一样,充满昂扬的学术热情和青春的无畏。五年前我从这里了解联合国,现在走进联合国继续我的志业和研究,定当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来源: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