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对接

   4月13—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国内9家学术机构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暨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在沪举行。

   此次会议由政府、学者和企业共同参与,来自相关部委、会议主办单位和北京、上海、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广州、云南等省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中亚研究学者,以及来自连云港等部分有关企业代表与会。

   会议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与会者围绕“新形势、新特点、新趋势:当前的紧迫问题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应对”讨论中亚形势、中国与中亚、务实合作:“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等议题阐述各自研究成果并展开分析讨论,在新时代进一步扩大了全国中亚学界交流,促进中亚问题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军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19年来,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围绕中亚问题研究、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俄罗斯问题研究等相关问题,把全国本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统一在这一平台上,在科学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这一平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凝聚力不断增强。刘军强调,中亚国家,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家,是上海合作组织重要的发起国,理应成为中国打造并践行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示范区。

   会议机制单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孙力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亚国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在中亚地区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边界安全、能源安全、企业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急需结合新形势展开新思考。

   商务部欧洲司蔡恩彦介绍,中亚五国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继续发挥中方援贷款对项目的支撑作用,加强双边投资和产能合作,着力扩大贸易规模,改善投资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旨在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助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此,蔡恩彦表示,要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因国施策,做好“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五国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接,根据中亚五国社会经济发展优先的方向和领域,因势利导推进产能和投资合作,加快市场准入程序,积极回应中亚五国对华果蔬、小麦、棉花等农产品出口诉求,将农产品贸易打造成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新的增长点。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认为,近年来,中亚各国的经济回升态势明显,中国对包括中亚地区在内的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有了较大的推动。中国与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合作前景看好。他强调,要更注重中亚当前以及今后的长远发展态势,提升交往能力促进人心相通。

   新疆大学中亚研究院教授潘志平提出,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理念,建议调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功能,从拯救咸海做起。考虑到拯救咸海是项复杂的工程,中国可与中亚各方多管齐下,协调相关各国的利益,为增进中亚人民福祉作出中国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海燕呼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投资合作持续升温,其中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企业作为践行合作的重要主体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本刊记者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