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油价暴跌是否存在“阴谋论”

来源:《文汇报》

转载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11/04/content_38.htm     

   11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继续疲软,跌穿每桶80美元大关。另一标杆——伦敦布伦特原油期价同样“跌跌不休”。从今年6月开始,国际油价 从平均每桶110美元下行至80美元。油价过山车式的暴跌引发了舆论广泛猜测——背后究竟是“西方借机打击俄罗斯、伊朗”的“阴谋”,还是市场供需关系正 常的表现?
  
  “阴谋论”由结果倒推而出
  石油从来就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可以是撬动一国腾飞的杠杆,也可以是压垮一国的最后稻 草。近期国际油价暴跌,作为世界上最大石油出口国之一的俄罗斯的损失首当其冲。据摩根斯坦利预计,2014年由于油价下跌,俄罗斯已经损失了600亿美 元。另据俄联邦银行预测,如果原油价格长期维持在每桶90美元左右,那么俄财政收入将减少12%;如果每桶80美元,那么俄罗斯财政将面临巨大的困境。另 外,在此轮石油降价潮中,伊朗、委内瑞拉同样损失惨重。
  这几个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反美”,尤其是俄罗斯。由于今年来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与欧 美国家直接交锋,受到了他们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因此国际舆论纷纷猜测,此轮油价暴跌是不是西方国家故意“敲打”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也直言不讳,“阴谋 随时都在上演。”《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近日撰文表示,“油价暴跌可能是美国和沙特故伎重演”,他还给文章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加油战”。
  “我不认为此轮油价暴跌的背后存在‘阴谋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油价大跌是国际石油投机商投机的结果,他们对未来油价预期不好。
  他认为,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降低了未来石油消费的预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报告显示,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3.3%和 3.8%。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革命增加了石油供给,拉低了未来油价。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2008年到2013年,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从 10%上升至13.7%。另外,2013年美国原油进口量降至28亿桶,相比2005年的峰值,降幅近24%。
 “现在不仅俄罗斯损失巨大,美国盟友海湾石油国、甚至美国本土的页岩油企业也遭受损失。为了让俄罗斯‘不爽’一段时间,而甘愿承受几百乃至上千亿美元的损失,没有国家或企业愿意这样干。”林伯强表示。
  
   沙特不限产或欲扩大份额
  价高增产、价低限产——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一贯策略。然而在本轮油价暴跌中,沙特作为欧佩克中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不仅没有限产, 甚至在上个月还下调了油价。据路透社日前报道,沙特官员在不同场合对投资人和分析人士表示,能够在未来一两年内接受每桶90美元以下的价格。
  沙特为何这样做?难道真的是在和美国联手挤垮俄罗斯吗?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溯源对记者表示,这样的论断没有直接证据。沙特这样做,更可能是为了借机打压对手,扩大市场份额,最终达到提升油价的目的。
  孙溯源表示,欧佩克虽然有统一限产增价措施,但并不能阻止一些成员国偷偷产油,导致限产效果大打折扣。尤其在油价疲软的形势下,沙特一旦公开限产,肯定 将减少自身的市场份额,有些得不偿失。在世界主要产油国中,沙特是拥有富余产能的,而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基本上产能全满。而沙特的产油成本也是世 界上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因此,在油价下跌之际,沙特通过扩大产能和降低油价来打压对手,迫使其他国家因无利可图暂时关闭油田降低产能,最终达到提振油价 的目的。这样的“招数”,沙特在上世纪80年代也使用过。
  此外,林伯强也提出,沙特目前的财政压力也非常大,需要大量出口石油来平衡财政收支。因此从国内因素来说,沙特更没有理由来限产了。
  
   中国一年节约600亿美元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达到六成,油价下跌对中国当然是利好,林伯强表示,油价每下跌30美元,中国一年可以节约600亿美元。
  孙溯源也认为,此时是中国扩大石油进口,增加国家石油储备的良好时机。事实上,中国也正在这样做。不过,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有稳定的海外油气来源渠道。国际油价巨幅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也是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