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转载:http://news.ecnu.edu.cn/s/192/t/342/51/d6/info86486.htm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中心: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周边安全研讨会在校召开
11月2日至3日,由我校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周边安全”学术研讨会在中北校区举行。70余位两岸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两岸关系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认为,两岸关系目前正处在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也必定需要两岸参与。
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周边安全研讨会在校召开
我校副校长范军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他说,此次学术研讨会有两个关键词即“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和“周边安全”。他指出,“周边”是一个重大课题,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局势动向,将世界的发展和两岸的发展联系起来,需要两岸共同研讨,为中华民族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两岸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命运共同体,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必定需要两岸人民的共同参与。
作为教育部2013年度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此次研讨会吸引了包括国台办原副主任、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王在希,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谢郁,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台湾国策研究基金会金融组召集人林建甫,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华东师大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等70余位两岸学者与会。
现场专家讨论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态势”、“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区域经贸关系的整合”、“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大国关系的调整”, 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周边关系的调整”四大主题,研讨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在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中日领土争端问题凸显、南中国海境况复杂化、台湾洽谈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和经贸交流,两岸如何应对亚太区域的整合以及中国周边安全的变化等议题。
现场专家讨论
国台办原副主任、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王在希表示,过去的五年,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和突破性进展,两岸的经济协议为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正常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倡导两岸达成政治协议,先搭建“框架”,再“填空”。王在希说,进入21世纪,亚太地区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海峡两岸都面临难得而重要的历史机遇。两岸应该抓住机遇,抛弃过去恩怨,携手一致对外,共同捍卫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对此,台湾铭传大学教授杨开煌亦指出,由于两岸交流日益密切,衍生问题越来越复杂,如果双方依然没有政治接触,许多问题在寻求解决上就很不及时,甚至是无法解决,这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而言极为不利。他说,创造政治接触,直面问题,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步骤。
现场专家讨论
在谈到东亚局势时,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表示,虽然目前东亚局势十分紧张,但“总体上还过得去”。林中斌说,自2009年3月中美两国海军船只在南海对峙、2012年9月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以来,东亚局势可以说是非常紧张,但统领全局的观念却是“斗而不破”,尽管基于国内政治因素的考虑对峙双方对外强硬,但由于目前大国之间经济互相依赖程度超过历史任何时期,整体局势仍然是“紧张但不至于破裂。”
据悉,这是我校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第五次举办两岸关系系列研讨会。会议期间,校长陈群专程赶到现场感谢各位学者对两岸关系研讨会的支持,并希望在与会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下继续提升此研讨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