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俄罗斯与世界观察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zQv15aZUOtZ4janyDKvuw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教授曲文轶和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贾鹏悦在《世界知识》2025年第20期发表文章《哈萨克斯坦经济为何在独联体中独占鳌头》。
今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表现强劲,多项数据亮眼。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最新预测数据,2025年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4768美元,高于俄罗斯(14257美元)与土库曼斯坦(13337美元),首次在独联体国家中独占鳌头。哈萨克斯坦取得这一成绩并非偶然。从国内角度看,近些年来哈积极把握全球经济与欧亚地缘格局重组的机遇,通过“资源扩能”“通道重构”“制度修补”三大策略推动经济加速增长。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城市风光。
资源红利释放与加工业增长
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矿和其他关键矿产资源,采矿业一直是其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今年上半年,采矿业在GDP中的占比达13.4%。1~7月,采矿业增长8.5%,其中油气产量增长11.9%,原油产值达11万亿坚戈(1美元约合543坚戈)。由雪佛龙公司投资的哈萨克斯坦腾格兹油田扩建项目是产量提升的关键。原油及其制品是哈主要出口商品,今年上半年在总出口中的占比高达53%,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降幅为1.9%,但用于国内销售的产量增长了近七成,显示出内需增长的强劲势头。除了石油,采矿业其他领域也实现了增长:煤炭产值为3666.8亿坚戈(+10.6%)、天然气产值为3111.5亿坚戈(+14.3%),其他矿产产值则达3260.9亿坚戈(+8.2%)。
哈经济增长并非仅依赖于资源开采与出口。哈政府积极推动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本土产业附加值。今年1~7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食品、饮料和烟草制品、焦炭及石油制品、化工产品、机械制造等行业成为主要拉动力。以阿斯塔纳汽车制造公司为例,其正在与中国汽车品牌制造商进行合作,拥有经销权和本地化生产权。该企业新旗舰项目——“多品牌工厂”计划今年在阿拉木图开始运营,将生产长城、奇瑞和长安等品牌车型。该项目总投资约2000亿坚戈,年产能12万辆,拟创造3600个就业岗位。
目前,哈萨克斯坦拥有16个经济特区和55个工业区,生产商品总值超过280亿美元。2024年哈政府批准了17个高附加值重大项目,投资约311亿美元,今年已开始实施建设。哈还重点推动工业现代化和自然资源开发。
全力打造通道经济
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近年来通过打造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显著提升了其区域枢纽地位。今年1~7月,哈全国货物运输量达6.5亿吨,同比增长10.1%。其中,海运量增长37.1%,铁路运输量增长11.9%,管道运输量增长17.3%。
在东西向运输通道上,经过哈萨克斯坦—里海—南高加索—土耳其—欧洲的“中间走廊”是连接中欧的多式联运贸易路线,2024年货运量达450万吨,同比增长60%。此外,据哈交通运输部2024年发布的数据,过去十年来,从中国经中亚发往欧洲的铁路货运量增长了五倍。连接中国市场与欧洲、中亚国家的五条主要国际铁路走廊均经过哈萨克斯坦。今年1~5月,中哈铁路货运总量共计1420万吨,同比增长11%。
在南北向运输通道上,途经哈萨克斯坦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是一条由海路、铁路和公路构成的多式联运通道,分为东线、西线和跨里海中线,自俄罗斯经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通往印度。今年第一季度,该走廊集装箱运输总量同比增长63%。此外,哈正在推动涉及哈、中、俄、蒙四国的“跨阿尔泰对话”,希望借此助力中亚物流,为其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哈石油出口仍高度依赖俄管道运输。2024年,哈通过里海—新罗西斯克管道运输的石油总量达5490万吨,占哈石油出口总量的80%。为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哈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多元化,途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BTC)成为关键替代选项。今年上半年,哈经BTC的石油运输量增长了13%,达78.5万吨。哈方还在探索经阿塞拜疆巴库至格鲁吉亚苏普萨的新运输走廊。
哈贸易中转功能近年来日益凸显。以机械设备领域为例,2021~2023年,哈对俄罗斯出口额增长五倍,自欧美进口额分别增加1.7倍和1.8倍。这表明哈萨克斯坦正从被动过境国向贸易枢纽转变。
哈通道建设在提升过境运输和贸易中转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物流效率的提高刺激了建筑业增长,推动建材、零部件及工程服务需求。今年上半年,哈建筑物数量增长29.2%,住宅与非住宅建筑分别增长15.8%和5.2%。此外,港口、铁路、仓储及相关服务业也因此获得发展。
营商环境优化
从制度层面看,哈通过建立稳定可预期的法律框架,将短期资源红利转化为长期信用资本,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
托卡耶夫总统自2019年执政以来,以“公平哈萨克斯坦”为纲领推动系统性改革。2022年6月,哈宪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并生效。根据宪法修正案,哈政体由超级总统制转向总统议会制,并试点地方直选,强化了治理的问责机制。在经济领域,2023年《非法取得资产返还法》落地,迄今已追回逾29亿美元资产;2024年5月出台的“经济自由化措施”总统令推动哈私有化、税制与行政等领域改革,计划于今年底建成一站式数字政务系统。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是哈制度创新的核心支点,其通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法律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截至今年6月,该中心注册主体超4000家。阿斯塔纳交易所今年上半年成交额达7.3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占比高并且来源多样化。
哈萨克斯坦已逐步从单纯的过境运输通道升级为功能复合的区域枢纽。然而,哈经济发展仍面临若干结构性问题,比如资源依赖度较高、国内市场容量有限、能源出口严重依赖单一国家的管道路线、整体抗外部冲击能力仍显不足等。尽管在大国博弈的棋局中,哈娴熟的“多边平衡外交术”为其争取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但乌克兰危机的延宕以及区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给哈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哈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仍取决于其通道韧性的增强、本地附加值的提升、制度可预期性的推进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的总体稳定。哈只有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与制度设计,才能在激烈变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竞争力和增长动力。
(曲文轶为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院院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鹏悦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