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俄罗斯与世界观察
转载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F2NU0F-TF0TNG0E0NRg9Q
2024年10月23日下午,原白俄罗斯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经济学博士基里尔·瓦连金诺维奇·鲁德应邀在普陀校区理科大楼A421室作讲座,主题为“欧亚地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企业的机遇”。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办,中心执行主任刘军教授主持,3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鲁德通过分析欧亚各国的政策背景、市场潜力和现有问题,为中国企业在该区域的AI布局提供了独到见解。


“欧亚地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企业的机遇”专题讲座
鲁德从欧亚国家的政策与经济背景切入,详细分析了不同国家在AI领域的发展差异。他指出,AI发展水平通常与国家经济实力和治理水平密切相关。例如,爱沙尼亚因其发达的电子政务体系和较高的AI准备指数,成为区域内的领跑者,而部分中亚国家由于资源有限,AI战略的推进相对缓慢。他特别提到,富裕国家能够更早制定并实施AI战略,经济相对薄弱的国家在资源分配上面临多重挑战,对其AI发展的进程产生较大影响。在AI商业化方面,他阐释了欧亚地区企业的审慎态度。鲁德重点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欧亚市场的潜在机遇,特别是在中欧国家如捷克、爱沙尼亚和波兰等AI开放度较高的市场。他建议,中国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农业、物流和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通过AI技术在这些领域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同时,他提醒中国企业注意欧亚地区的监管风险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他指出,复杂的监管环境和当前的国际局势可能给AI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一定阻力。最后,他强调了欧亚各国在AI法律框架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迫切需求。他认为,在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政策完善是未来发展AI的关键。这一领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基础设施建设与跨国合作的机会,中国企业可在数据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助力区域内AI发展的规范化和安全性。 在互动环节,鲁德与现场师生就地缘政治对AI发展的影响、俄乌冲突的持续性及其对区域稳定的冲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师生互动
图|于均同
核稿|鲁静